这事儿挺有意思的!跨学科考研,比如考中药学,复试时得补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,这是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年的规定。不过,这事儿挺巧的,我也是中药学的,正盘算着考研呢。感觉这专业不怎么需要跨专业,毕竟药学学过天然药物化学,跟中药化学挺像的,算不上真正的跨专业考研。
中药学和药学在考研时的专业课其实差不多,难度也跟中药学的同学相当。中药化学这部分,其实你之前学过的天然药物化学已经涵盖了,只是在考研时自己再复习一下。中药学嘛,主要靠记忆,不是所有东西都要记,找找目标学校的资料,看看常考的药或者课程里讲过的,这样能帮你集中精力,重点突出。
化学部分也是一样,无论是中药化学还是天然药物化学,复习方法跟中药学的差不多。药理学这块儿,就是背诵,有中药药理学和普通药理学两个版本,复习方式也和中药学类似。
考研时的专业课准备,其实更多的是复习和记忆,找准重点,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,别忘了适当多背一点总是好的。这样,你就能顺利应对考研了!
现在国内挺重视那种专攻技能的硕士研究生,这些家伙出来就想着干实事,不像学术派的,老老实实考研究型硕士的。你别以为专硕就比学硕轻松,只是相对容易些,毕竟这玩意儿在国内还算是新东西,市场认可度还不咋地,很多人心里头就觉得专硕不如学硕。不过国家为了平衡这事儿,给专硕的录取分数定得相对低一些。
专硕嘛,本来定位就是搞实践的,学术派则侧重科研,但实际操作中,两者的培养方式和课程差别并不大,门槛低了点儿,社会认可度自然也跟上不了脚步。专硕学费高,又没奖学金,培养时间短,想转博门儿都没有。现在各种专业硕士遍地开花,好像成了各大高校捞钱的手段,地位就和那些二本、三本差不多,学费不菲,教育质量却打折扣,真是教育的一大悲哀。
专业硕士还打着培养双师型人才的幌子,但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效果并不理想,很难请到企业里的高手来上课。很多老师自己就是从学校毕业的,实践经验不足,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可想而知。专硕学费高,门槛低,培养要求宽松,连住宿问题都有的学校不管,这年头硕士太多了,很多不是名牌大学或者专业不好的硕士,毕业后往往成了所谓的“屌丝”,拿着低薪,过着艰苦的日子,心情失落,对未来充满迷茫。
相比之下,那些顶尖大学的重点学科的工科学术硕士,起薪普遍在10到15万一年,专业硕士的就业前景就显得黯淡许多。最终找工作,拼的还是个人的能力。
在职专业硕士,也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,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样,得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和学校复试,按照总成绩择优录取。咱们来看看在职专业硕士考试都考啥:
管理类专业的全国统考科目,包括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、会计、旅游管理、工程管理、图书情报、高级工商管理和审计等,考两门,都是英语二和数学基。英语二要求掌握大约5500个词汇和一些短语,不设超纲词汇。数学基涵盖算术、代数、几何、数据分析等内容,通过问题解答和条件充分性判断来考察。还有完型填空、阅读理解、新题型、翻译和写作,涉及应用性文章和说明文或议论文。
非管理专业的全国统考科目,则包括更多专业,比如计算机、金融、法律、新闻传播学、教育管理等,考试科目通常3到4门,具体看报考的专业。政治是所有非管理类专业的必考科目,考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毛泽东思想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、中国近现代史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、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。外语根据学校要求可能是英语、俄语或日语,英语一有额外的词汇和长难句,难度比英语二高。专业课部分,有的考一门,有的考两门。
以法律硕士为例,除了政治和外语,还要考法律专业基础和法律综合,共四门。数学方面,工学门类的力学、机械工程等考数学一或数学二,数学一包含线代、高数、概率,数学二包含线代、高数。金融、应用统计等其他专业则考政治、外语、数学三或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、专业课四门,数学三包含线代、概率、高数。
全国统考后,进入学校复试,会考专业综合、外语口语和听力以及综合素质。想了解更多细节,可以参考专业硕士报名指南。